小米高端化成功了吗,今年是小米冲击高端的一年!

暂无作者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解答一个问题,小米的高端化探索到底成功了没有?

这里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1、高端手机销量。

2、消费者对于小米品牌重塑的反应。

我们从第一个方面来谈起,小米在高端市场的表现到底如何。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数据,这是2023年Q3季度,全球600-799美元(4000-6000元人民币)中高端市场畅销机型TOP20。

其中,在排名前十的机型中,小米有两款,分别是小米13以及小米13TPro(国内对应红米K60Ultra),仅次于华为。

我们再来看小米14,小米14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根据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小米14开售十天内其销量就达到了144.74万台。

请大家注意,小米14并不是一款主打性价比的机型,且定价并不低,是目前发布的骁龙8 Gen 3机型中价格最高的。(比iQOO 12、VIVO X100等都要更贵且配置并不突出)。

这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消费者在购买小米14的时候,并不再看重硬件参数或配置,而是关注其他方面。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方面——市场对于小米 品牌重塑的反应。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小米最新发布的2023年Q3季度财报。

其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个细节——利润同比增长了182.9%,在份额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了明显提升,明显是因为单机价格的提升。

在市场反馈方面来看,有一个很直观的指标——股价,从10月开始,小米的股价就一路上涨,这说明外界对于小米是普遍看好的。

而且,作为普通消费者,现阶段购买一款小米的中高端机也不再是一个听上去都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一切的种种都表明了一件事——消费者对于小米品牌的高端化重塑的结果是认可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年,小米做对了什么?

01

小米的宣发方式有了极大的变化,开始变得柔和和易内化。

小米此前的宣发方式是非常简单粗暴以及激进的或者说是非常重视“短期的轰动效应”。

比如小米雷总在发布会上会亲自喊出——“干翻华为”这种标语。

这种宣发策略就类似于“强心剂”,他会在短时间内聚焦大量的流量,让小米的某款产品的关注度被迅速拉升。

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这种宣发策略太直且太粗糙,很难为品牌赋能,甚至很有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纯路人用户,听到了小米雷总这句“干翻华为”,会有什么感想?总归不会是好的印象。

简而言之,以前小米的宣发是为了“产品”,很少为品牌考虑,我称之为“性价比宣发模式”。

而现在,小米变了。

现在大家再看小米的宣发,主打的就是一个“怀柔”。

尤其是雷总的改变更是巨大,比如,现在每年都会有一场雷军的年度演讲,年度演讲的内容都是一些雷军在创业时的一些故事。

再比如,雷总最近在谈到给武大捐款的问题时曾表示:

就是为了能让中国出现更多的工程师、科学家、科技创业者,让中国有更多的华为、更多的小米、更多的比亚迪、更多的宁德时代。

雷总把华为放在了小米的前面。

再比如,在小米14的发布会上,小米还谈到了环保,谈到了碳中和时间表等等。

这些宣发的内容本质上和产品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他却可以为小米这个品牌赋能,这就是现阶段小米的宣发方式。

它更多地会考虑品牌,而不只是聚焦在产品端,这就是小米宣发模式的最大改变。

这种怀柔的、侧面的宣发方式,更容易被消费者内化,正所谓爱屋及乌,莫过于此。

02

小米对于高端产品的认知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小米曾经对于高端机的认知就是两个字——“堆料”。

这个认知从小米第一代高端机小米Note上市开始,一直延续到了小米11。

然而,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没有任何一款成功的高端机是凭借“堆料”而成功的。

华为Mate60Pro堆料两么?iPhone15ProMax堆料了么?没有。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就是三个字——“差异化”。

独一无二的差异化卖点是步入高端市场的关键核心。

小米呢,目前就在积极的寻找差异化的卖点,比如从小米13系列开始小米所坚持的小直屏设计,比如在中端市场坚持的IP68防尘防水等等。

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小米的机型在所处价位拥有独一无二的卖点。

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在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差异化卖点是驱使消费者更换手机的核心动力。

我个人预测,未来小米肯定会涉足芯片领域,形成更深的护城河,这是小米必然要做的事情。

总之还是那句话,现阶段做高端机,如果只会堆料的话,下场都不会太好。

总之,现在的小米确实已经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小米未来能不能成为比肩华为的企业还未可知,但是只要小米能够继续加大研发,继续创造差异化的卖点,未来的小米是大有可为的。

标签: